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稳定币战争下半场:Circle的合规与基础设施之战

2025-04-25

稳定币格局重构:Circle 的加速度突围

 

自特朗普政府推动激进的贸易政策以来,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深刻影响加密生态,Circle 的 IPO 计划也一度被迫搁置。然而,在政策阴影之下,Circle 并未放慢脚步,反而加快推进上市前的战略部署,其背后的驱动力并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,而是稳定币行业即将进入制度化和基础设施化阶段的窗口期。

 

在支付、监管、银行接入、机构合作等多个维度,Circle 的扩张节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数据显示,其发行的 USDC 正在缩小与稳定币霸主 Tether(USDT)之间的距离:市场份额差距从年初的 50 个百分点收窄至目前的 35%。这是稳定币生态重大拐点的一个信号。

 

本文将系统解析以下几个关键趋势:

 

- 稳定币迈入“合规红利期”,USDC 快速增长背后的制度红利

 

- Circle 支付网络的底层战略目标:取代 SWIFT 与跨境转账网络

 

- 银行牌照争夺战:稳定币发行者的下一个护城河

 

- 传统银行的反制动作:稳定币不会只属于加密原生公司

 

- 稳定币的全球落点与下一战场:新兴市场的金融基础设施

 

一场价值 2 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竞赛

 

稳定币已经从链上工具演化为全球金融变革的桥梁。根据渣打银行的预测,至 2028 年,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 万亿美元,是目前规模的近十倍。与其说这是加密行业的利好,不如说是全球支付体系变革的提前演练。

 

但这场竞赛的参与者正迅速变化。Fireblocks 支付部门负责人 Ran Goldi 指出,2025 年底前可能有超过 50 家新机构推出稳定币产品,而其中多数将是传统银行,它们开始借助 MiCA(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)等监管政策,以合规姿态进入该领域。

 

Circle 明白,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在稳定币成为合规资产、与法币账户无缝对接之前,占据用户、机构与支付网络,是赢得未来的关键。

 

USDC 快速增长背后的“制度红利”

 

根据 2025 年 4 月 19 日的数据,USDC 市值已突破 600 亿美元,年内增长 40%,远超同期 USDT 的 8% 增幅。USDT 依然占据绝对市值优势,但其市场份额正在被侵蚀,从五个月前的 72% 降至目前的约 61.85%。

 

USDC 的增长背后是监管合规带来的信任加成,特别是在欧洲市场。Circle 已通过 MiCA 审核,成为首批可在欧盟 27 国合法流通的稳定币,这意味着其能以“受监管的美元替代品”身份服务 4.5 亿人口,而 USDT 在该地区受限明显。

 

同时,DeFi 协议、机构清算、跨境资金流等高价值场景中,越来越多的用户偏好采用受监管稳定币作为抵押品和交易媒介。

 

Circle 的底层逻辑:稳定币只是入口,支付网络才是主战场

 

2025 年 4 月,Circle 正式推出了 Circle Payment Network(CPN),不仅仅是一个支付接口,而是直接挑战 SWIFT 等传统跨境结算系统的替代方案。

 

该网络基于 USDC 和 EURC,支持全球范围内的 7x24 小时即时到账转账服务,解决了传统银行转账的两大痛点:高成本与低效率。

 

目前,已有包括 dLocal、WorldRemit、Yellow Card、Coins.ph 等在内的 20 多家机构作为早期合作伙伴加入。这些公司覆盖的新兴市场汇款通道正是传统银行渗透率最低、费用最高的领域。

 

这不是短期产品路线,而是 Circle 的长期战略——从稳定币发行者进化为全球价值移动的基础设施提供者,未来甚至可能成为 Visa 和 Mastercard 的直接对手。

 

银行牌照的战略意义:加密金融的最后一块拼图

 

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Circle 正准备申请美国银行执照。这一举动的深意远超表面,银行牌照意味着:

 

- 获得联邦储备主账户的资格,能直接参与清算系统

 

- 获得存款权与信贷业务许可,进入金融服务核心

 

- 在未来监管收紧时,不至于被排除在牌照体系之外

 

同样有意争夺此牌照的还有 Coinbase、BitGo、Paxos 等主流加密机构,而 Anchorage Digital 获牌后已经为监管合规支付了数百万美元的成本。

 

这场银行牌照之争,将决定未来哪些加密企业能生存下去、哪些会沦为基础设施边缘的附庸。

 

Circle 的胜算:监管、基础设施与战略市场组合拳

 

从宏观角度看,Circle 当前的策略远非简单的市场份额追赶游戏,而是构筑一个抗衡传统金融、构建护城河的完整体系:

 

1. 合规化护城河:MiCA 等监管体系赋予其比 Tether 更强的合法性与机构接纳度

 

2. 基础设施创新:CPN 网络切入全球资金移动的根本逻辑,有望打破传统银行结算系统的垄断

 

3. 新兴市场渗透:通过 WorldRemit、Coins.ph 等合作伙伴,切入拉美、东南亚、非洲等尚未饱和的高增长区域

 

4. 银行化转型:一旦获得银行牌照,Circle 将彻底打通与美元货币体系的连接路径,形成闭环金融能力

 

Circle 明白,在 Tether 坚守其原有地盘之时,完全可以另起一片天地。而当这片新天地构建完毕,Tether 或许将面临来自监管、机构与底层支付网络的三重挑战。

 

结语:稳定币战争的胜负,不再只看“谁的币多”

 

未来的稳定币胜者,将不仅取决于谁掌握更多用户和交易量,而是取决于谁能构建出“合规 + 清算 + 结算 + 接入”的完整生态闭环。

 

Circle 的领先布局正在悄然改变稳定币竞争的游戏规则。USDC 也许短期内难以撼动 Tether 的总市值地位,但它正在以监管优势与基础设施主导权,进入一个 Tether 无法涉足的新战场。